2367

113 / 6. 24~ 6. 30

藥聞                 「打破圍牆的醫療照護」專題

可行的電子處方箋模式之作法與趨勢

 

 




◎文/藥師鄭伃倢


自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電子處方箋(E-prescribing)和遠距藥事照護(telepharmacy)在台灣引起關注。疫情期間,這些技術因能減少面對面接觸、降低感染風險並提升醫療效率而迅速普及,如:歐美各國、加拿大的PrescribeIT®、澳洲的eScript、日本(電子処方せん)與德國(E-Rezept)等。


處方箋不像其他病歷資訊所有權為醫療院所,在傳統紙本處方的環境中,其所有權會在醫師、病人、藥師之間移轉。舉例來說,一張慢性病連續處方箋,在交付處方箋前,所有權屬於醫師;交付處方箋後,所有權屬於病人;而調劑完成後,所有權屬於藥師。但若是連續處方箋,藥師仍需將未調劑部分歸還給病人,由病人持續持有。


因此,在考慮電子處方箋平台設計時,不能忽視病人選擇調劑處所以及「知藥」的權益。綜觀國外電子處方箋平台,都是由病人授權後,藥局才能將處方箋下載並進行調劑。絕不能由醫療院所直接給藥局進行調劑。同時,電子處方箋平台不僅需要將機器可辨識的資訊標準化,讓資料交換順利,更需要提供人類可辨識的資訊讓病人跟藥師可以重複核對。


理想的電子處方箋模式,應能簡化行政流程與節省繁冗的紙本作業,讓醫療人員有更多時間直接照顧病人,同時減少錯誤和濫用現象,有效提升病人、藥師、醫師與整體醫療系統之品質與效率,增進病人安全,並節省健保成本。衛福部也在積極規畫處方箋電子化,期待能大幅提升醫療系統效率和病人安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