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5

113 / 4. 1~ 4. 7

藥訊

與媒體溝通不只要「易讀」 更要「答得準」

 




◎文/台北市記者蘇柏名


臺北市藥師公會日前舉辦「藥師如何成為媒體寵兒」之課程,獲得熱烈迴響,學員無論是醫院主管、診所藥師或是藥廠從業者都覺得收穫滿滿。藥師是具有高度專業的醫療人員,而藥物又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故不分場域或職級,每位藥師都有可能成為媒體「受訪者」,更何況現在是自媒體盛行的時代,就算只是社群上的一則留言,都可能成為媒體素材。噤聲已經不再是良方,謹言慎行很必要,但是卻不能不言,否則除了喪失話語權,同時也可能讓錯誤的消息滿天飛,最後得花更大的力氣去收尾。


近幾年很流行「易讀」概念,針對傳遞給民眾之醫療訊息,若能易讀化,變成「老嫗能懂」的語言,於衛教上事半功倍;然而當我們成為「來賓」或是「受訪者」,不再是「教育民眾」的角色,除了要即時把「難答」的題目「易讀化」,更重要的是「答得準」。課程當天講師為電視、廣播製作人藍鈞儀,她提到藥師上節目或受訪常常出現的問題是「太學術了」,理所當然認為很多事情大家都知道,講了一串落落長的臨床術語,最後面臨聽不懂「被剪掉」;也常遇到藥師「避答」,認為有些事情不確定,所以選擇不答或是顧左右而言他。事實上這都不是主持人或記者期待的答案,很多問題媒體朋友也知道暫時沒有確切答案,仍期待根據藥師的專業知識,提出對這些問題的「合理看法」,面對這點,有時醫師的準備就明顯比藥師充分。


另外,口條和語速也是藥師可以加強的,如何在有效時間內,將資訊有條不紊、清楚明瞭傳遞出去,除了考驗臨場反應,更考驗平日有沒有下功夫。所以當天其中一個練習,就是要求學員將一篇長文在短時間迅速找到重點,並且重新組合,以口語化的方式表達。這個訓練顯示公關處理能力是否足夠,以及對於議題的掌握度是否夠準確、能同理民眾想知道的是什麼。我們不能總是認為媒體在「操弄議題」,相反的,藥師或能檢討自己,適時主動掌握話語權,就可以在很多議題尚未爆炸之前,先提供社會大眾正確的觀念,除了保護我們自己,也是在幫助社會。

 


(本文作者為臺北市藥師公會理事、媒體與公關委員會主委)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