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永奕
結論
茜草作為一味傳統中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卻有諸多別稱,從歷代本草典籍來看,使用較多的名稱當屬「茜根」、「茜草根」及「茜草」。關於茜草的形態描述及繪本,最早見於宋朝《本草圖經》,宋朝以前沒有相關茜草形態之文字描述及繪圖,故其是否為茜草正品,無從考證。然而茜草Rubia
cordifolia
L.基源為茜草科茜草屬,該同屬植物形態相似,很容易造成混淆。因此,在性味及歸經的考證上,《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茜草「味苦寒」,但對其歸經並沒有詳細說明。像《名醫別錄》、《大觀本草》、《新修本草》則沿用本經中「苦寒」說法。不過,《本草綱目》、《本草備要》、《本草求真》則補充茜草具酸、鹹之味,如時珍曰「茜根,氣溫行滯,味酸入肝而鹹走血,專於行血活血。」再如《本草備要》原文「味酸走肝,而鹹走血。」而《本草求真》原文「茜草味酸鹹寒」,可見性味與歸經相對應,酸入肝經,苦入心經。然而非官修的個人著作,如《藥性論》中對茜草描述為「味甘」,《本草新編》「入肺、脾二經」,對茜草的性味與歸經有所出入。究其原因,可能是古人將其他茜草屬植物當作茜草來用,所記載有可能不是茜草,故有所差異,但整體而言,茜草性味苦寒,歸心、肝經。
至於炮製對茜草的有效成分之影響,清炒茜草時的大葉茜草素含量,遠高於茜草生品和茜草炭。推測清炒過程中溫度升高,使大葉茜草素更容易釋出,使含量增加。然而炒炭溫度過高,使大葉茜草素含量降低的原因,有可能是昇華所致,或是在受熱過程中結構發生改變,生成了新的成分。不同炮製方法中應注意的事項:清炒過程中要用文火,溫度不能太高,以避免炭化;炒炭過程中,為了「存藥性」,不能將其表面顏色和內部顏色都炒成焦黑色。
在茜草傳統療效方面,近年來發現了茜草的許多新的生物活性,如抑制人體表皮細胞的異常增殖從而治療銀屑病、RA系列的抗腫瘤作用、茜草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等。隨著對茜草有效成分的結構及藥理作用的研究,將來的臨床應用也許會帶來古藥新用的新亮點。12、13、14、15
(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中藥科藥師)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