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藥師黃永成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是骨質長期的流失所引起,初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的症狀,因此容易輕忽骨質疏鬆症可能產生骨折的潛在風險。依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定義,成年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因骨量減少或骨密度降低而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惡化的結果將導致骨骼脆弱,並使骨折的危險性明顯增高。其診斷可依據臨床病徵證實為低創傷性骨折,或依據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 T值 (T-score) ≦-2.5來判定。男女骨質密度判讀時,當T值≧ -1.0時為正常骨量;當T值介於-1.0及-2.5之間為骨缺乏(osteopenia)或低骨密;當T值≦-2.5時則診斷為骨質疏鬆症。
糖尿病和骨質疏鬆症有許多相同的致病因子,發生率一般會隨著年紀增加而上升。許多研究結果顯示,第1型糖尿病族群相較未罹患糖尿病族群其骨折相對風險較高;第2型糖尿病患比一般人的骨折風險高達三倍,以髖部骨折部位為主。糖化血色素(HbA1c)控制數值在9.0~10%或10%以上時,其骨折風險也會較高。
有關使用糖尿病治療用藥如metformin、sulfonylurea(SU)、DPP-4抑制劑(dipeptidyl peptidase-4 inhibitor)、thiazolidinedione(TZD)、SGLT2抑制劑(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2 inhibitors),其影響骨折風險較低;胰島素治療的病患與骨質密度、骨折風險的影響較高。使用SU與胰島素可能會因增加低血糖的風險,伴隨跌倒與骨折發生。
骨質疏鬆症的預防與治療策略,糖尿病患與非糖尿病患均為相同,須注意的事項包括:(1)鈣質與營養的攝取,維持正常的骨骼,適量攝取鈣質(1000~1200mg/每日) 是必要的。(2)適量日曬或外部攝取維生素D(800~1000 IU/每日),可改善神經肌肉系統功能,進而降低跌倒的機率,與鈣質併服可有效減少骨折的發生。(3) 每天適度運動或負重訓練等。
骨質疏鬆治療藥物,依作用機轉的不同,一般可分為:(1)抗骨質再吸收劑藥物:雙磷酸鹽(如:福善美 Fosamax)、雌激素、抑鈣素(如:密鈣息 Miacalcic)、選擇性雌激素調節劑(SERMs, 如鈣穩 Evista)、RANKL(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單株抗體如denosumab (保骼麗 Prolia)等。(2)造骨刺激藥物:副甲腺素及其活性片段如teriparatide (骨穩 Forteo等)與抑制硬化蛋白(sclerostin)單株抗體如romosozumab (益穩挺 Evenity)。藥物治療主要是減少骨質流失、提高骨質密度及降低骨折或再次骨折的發生率。若經檢查診斷確認為骨質疏鬆症或具有高骨折風險者,應及早使用骨質疏鬆治療藥物,盡量預防失足跌倒,並定期追蹤及就診。
參考資料: 2022第2型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藥劑部藥師)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