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儒醫」(二) ◎文╱台中記者劉宇琦 「儒醫」之名起於宋,宋代是科技文明高度發展的時代,印刷術已經發展成熟,文本的流傳與取得相對容易,讀書識字的機會自然增加,加上有宋代崇文抑武,讀書仕進更是天經地義。但是這種現象也產生了不第士人眾多的社會問題,這些科舉失意的讀書人迫於生計便不得不另謀出路。 北宋名臣范仲淹少時做生涯規畫便說:「不為良相,願為良醫」,可見從醫也不失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項。而且宋代開朝的太祖、太宗都知醫,也重視醫術,連帶影響社會風氣,士大夫也以習醫為時尚,甚至以不知醫為羞,范仲淹的:「不為良相,願為良醫」更造成名人效應,讓後世儒者效而法之。 前文說過,醫師歸類於方技,也就是技術人員,可以想見俗醫是以技術見長的,但是技術並無客觀考證的機制,因此良莠相去恐怕有如天壤,良醫固然可以救命活人,卻也不乏誤人性命的庸醫。事實上,貪利而無才無德的庸醫也許要比良醫多得更多!也就更讓大眾鄙視醫者。 大量的士人從醫之後對於醫業的生態勢必產生結構性的改變,研究文本、推敲道理是讀書人的本領,歸納統合、比附經典、談治法、講治則就成了他們一展長才之處,逐漸也就架構了醫學理論系統。 其次儒家的教育講究誠、正、修、齊,有崇高的道德標準,仁民愛物是基本觀念,孝道是核心價值,許多讀書人更是為了奉養親長而學習醫術,金朝張從正所著醫書《儒門事親》於書名中便明白體現這種狀況,本於這種信念,儒醫的興盛對於醫業素質,勢必也產生正面提升的質變。 雖然范仲淹說不為良相則願為良醫,但終究他成了良相,所以也就不為良醫了。追根究柢儒者從醫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仕途不順,第一志願不成只好改填第二志願!縱使是第二志願,不管是儒者的自我認知或者是社會觀感都還是遠遠優於俗醫的,於是乎「儒醫」便成了低於儒、高於醫的階層族群,然而所謂「儒醫」並沒有資格判定的基準足以確定成員的身分,是儒而從醫,或醫而兼儒?界線也模糊難辨。 「儒醫」一詞在不同時代或許有不同意涵,但我們不難理解在這個名詞出現的時候,儒和醫的關係在「儒醫」一詞中所體現的意義是「儒者因業醫而賤、醫者因傍儒而貴」。 參考資料:  1. 高添富-《日治時期的台灣醫療史》http://www.drkao.com/library/9/chap1-2.htm 2.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71/2454 3. 祝平一《宋、明之際的醫史與「儒醫」》 4. 程國斌《“儒醫”概念的文化與政治意蘊 》 ↑儒醫讀聖賢書,但更重視道德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