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7

111 / 6. 20 ~ 6. 26

 

使用消炎止痛藥 高風險群謹腎使用

 

◎文╱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

 

隨著COVID-19疫情升溫, Omicron變種病毒趨於流感化,民眾對於能舒緩頭痛、喉嚨痛及肌肉酸痛等感冒症狀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需求增加,成為近期熱門的居家常備藥之一。


NSAIDs類藥品臨床用途廣泛,常用於緩解牙痛、經痛或關節炎等各種疼痛發炎症狀,除了腸胃不適或水腫等常見的不良反應外,亦可能引發其他嚴重的不良反應,例如急性腎損傷或嚴重皮膚不良反應。根據藥害救濟基金會近年的統計,NSAIDs類藥品亦是藥害排行榜的常客,當中,Diclofenac及Ibuprofen是常見的致害藥品。


NSAIDs類藥可能引起急性腎損傷


藥害救濟基金會曾接到一件Ibuprofen引起急性腎損傷的案例:70多歲陳先生本身有心律不整及心衰竭等病史,因為急性咽喉炎就醫,處方Ibuprofen、抗組織胺等藥品治療,服用數日後,陸續出現下肢水腫、小便量減少、體重增加及蛋白尿等症狀,診斷懷疑是Ibuprofen引起的急性間質性腎炎,經住院治療數周後,病況改善出院休養。


NSAIDs類藥品引起腎損傷的原因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因過敏反應引發的急性間質性腎炎,這種情形較為少見(發生率小於1%),症狀常伴隨有發燒或皮膚紅疹;另一種較常見的原因是NSAIDs類藥品會減少腎臟血流的供應,使腎臟過濾廢物的功能降低,長期下來會提高腎損傷的風險。根據研究發現,使用NSAIDs類藥品,引起腎損傷事件的發生率約為1~5%,用藥期間急性腎損傷發生的風險提高近兩倍。其中,高齡者或有心衰竭、腎臟病史的患者等,使用NSAIDs類藥品引起急性腎損傷的風險又比一般人更高。


案例中的陳先生因對藥品過敏引發少見的急性間質性腎炎,而申請藥害救濟;本身亦有高齡及心衰竭病史等高風險因子,可能使腎損傷的嚴重度加重。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高風險族群,特別是銀髮族或腎臟病史者,在使用NSAIDs類藥品時,應特別留意腎損傷及相關症狀表現,及早發現並停藥接受治療,有助於腎功能的恢復。


高風險族群主動告知病史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在使用NSAIDs類藥品前,應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自身病史及正在使用的藥品,並仔細了解用藥注意事項。
有以下情況的民眾,用藥後可能會提高腎損傷風險,應特別謹慎並留意相關不良反應症狀。


● 慢性腎臟病人:健保署分析大數據發現,NSAIDs用藥不當,會使中重度腎臟病人提早進入洗腎階段。

● 高齡長者。

● 體液容積不足:大量的嘔吐、腹瀉或利尿;有心衰竭、肝硬化、腎病症候群等疾病。

● 目前有服用利尿劑、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 、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ARB)等降血壓藥。


為了守護腎臟健康,使用NSAIDs類藥品前應諮詢專業人員,詳閱使用說明,並按醫師或藥師指示服用,原則上是「低劑量、短期使用」為主。若是用藥後疼痛超過十天或發燒超過三天仍未緩解,建議盡速就醫。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服用NSAIDs類藥品期間,應補充足夠水分,一天應喝六到八杯水(約莫2,000毫升),且勿飲酒。如果出現尿量減少、下肢水腫、疲倦、食慾不振,甚至呼吸急促等症狀,應提高警覺,有可能是腎損傷前兆,儘速就醫。


參考資料:


1.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相關之藥害救濟審議例分析,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藥品安全簡訊》 2021;75:13-21。
2. NSAIDs: Acute Kidney injury. 取材自UpToDate
3. David Sabatino, et al.,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induced acute kidney: A review and case study,《Journal of Renal Injury Prevention》2020; 9(4): 1-8
4.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acute interstitial nephritis. 取材自UpToDate
5. 健保雲端系統守護腎臟病人,強化用藥安全三層防護,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取自https://reurl.cc/2ZV60n
6. Pain Medicines(Analgesics),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取自https://www.kidney.org/atoz/content/painmeds_analgesics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