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中記者劉宇琦
人不免生、老、病、死,但癒病求生也是生命的本能,因此有生命就會有醫藥的需求。原始人類當然也會有醫藥需求,而他們能夠取用的材料只能源於生活周遭,而環境中最豐富的資源,莫過於滿山遍野的植物,它們不僅可以拿來果腹充飢,慢慢的透過經驗累積,也會發現某些植物是可以癒病救命的。
《淮南子.修務訓》說明這個過程:「古者,民茹草飲水,采樹木之實,食蠃蠬之肉。時多疾病毒傷之害,於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燥濕肥墝高下,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使用經驗的累積可以實證出植物的療效,對於實踐所得的成果,最初或者自採自療、或者口耳相傳,但當資料越來越龐雜、運用越來越廣泛時,就不得不對這些資訊加以整理記錄了!這是中藥發展過程中,一個必然的結果。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最早的藥學著作,上古之時文字未立,神農不可能著書立說,據研究本書約成於秦漢時期,是假托神農之名而作,全書收載藥物365種,分為上、中、下三品,包括上品120種、中品120種、下品125種。
《神農本草經》之後,本草二字幾乎就成了中藥代名詞,其後中藥著作汗牛充棟率皆以本草之名,但為何不直稱「藥草」而用「本草」?後世說法不一。有一說是因其中所記各藥以草類為多,故稱「本草」。但若如此,直接稱「藥草」即可,豈須另立名目多此一舉!
另一說則是將「本草」的「本」字當作名詞解釋,意思等同於「根」。植物有地上部分的草,以及地下部分的根,「本草」的意思就是植物的「根與草」。與閩南語稱草藥為「草頭仔」的意思雷同。
還有一說是將「本」字當作動詞解,意思是「究本探源」,如此一來「本草」的意思就成了「草的研究」。
「本草學」現在是藥學生必修的學科,其英譯除了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那琦所提出的Pentsaology之外也有多種版本,諸如herbology、herbalism、Bencaology、botanical knowledge等。
「本草」作為一門學問,筆者以為「本」字作動詞,解釋成「研究」是比較貼切的說法。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