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近來新冠肺炎疫情未緩,政府也陸續取得疫苗,逐步擴大接種範圍,網路上疫苗資訊繁多,亦有零星個案在接種疫苗後過世,此與疫苗有無因果關係待查,但也因此不少民眾對疫苗有不少疑問。
藥師週刊特轉載台大醫院張皓翔、郭亭亞、吳璨宇三位醫師所整理的疫苗資訊供讀者參考(網址:https://reurl.cc/dGDW1D),藥師週刊僅截錄部分內容及結構順序編排,非常感謝三位醫師的用心與付出。
Q1:打了新冠肺炎疫苗就不會感染嗎?
A1:接種第一劑疫苗21天後,仍有少數機會會罹患新冠肺炎,但可有效預防新冠肺炎重症,大幅減少住院機會及死亡。目前無足夠證據顯示,接種疫苗後若仍感染,是否可降低病毒排出或傳染給他人的機率,根據以色列研究顯示,接種第一劑BNT疫苗後可減少體內病毒量,英國研究也有相似的結果。因此接種完疫苗後,仍須遵守防疫新生活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
Q2:打完疫苗之後發燒,要去看醫生嗎?
A3:接種後兩天內發燒可先使用acetaminophen退燒,其他藥物(如ibuprofen)請與醫師討論,未持續超過兩天原則上無須採檢,於退燒24小時後可返回醫院或單位上班,但如為有較高暴露風險者(如正在收治確診個案之單位的人員、十四天內曾照顧或接觸確診個案之人員等)或經評估有採檢需要者,仍應依「醫療照護工作人員擴大採檢及個案處理流程」或「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及 個案處理流程」進行通報採檢。若接種兩天後持續發燒,甚至出現新的呼吸道症狀、腹瀉、嗅味覺改變,建議請醫師評估。
Q3:打完疫苗引發的血栓會有什麼症狀?
A3:施打AZ疫苗後四至廿八天內,開始發生以下症狀之一:
(一) 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或癲癇(任一皆為腦靜脈竇血栓之可能症狀)。
(二) 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 24 小時以上(腹內靜脈血栓之可能症狀)。
(三) 下肢腫脹或疼痛(深層靜脈血栓之症狀)。
(四) 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肺栓塞之可能症狀)。
(五) 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
Q4:身體狀況特殊,如:懷孕、蠶豆症、風濕免疫類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洗腎)、中風、心臟疾病、肺部疾病、氣喘、肝臟疾病、神經疾病、免疫不全疾病、肥胖、吸菸、貧血、血栓相關疾病病史等,是否可以接種疫苗?
A4:有以上疾病可以接種疫苗。男性、年紀超過65歲、住在安養或長照機構及有以上疾病且未控制,可能為新冠肺炎感染後重症的高危險群。且接種疫苗後能有效降低住院及重症的情形,因此強烈建議施打疫苗。注射疫苗前不須停用胰島素、血糖藥、血壓藥、膽固醇用藥,請繼續規律服藥。
血栓病史的部分,疫苗相關的血栓機轉較類似於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一般靜脈血栓病史(無合併血小板低下)或thrombophilic disorder有較高機率產生此不良反應,但如果過去曾發生血栓合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或肝素引起之血小板低下症者,應避免接種AZ疫苗。但特別注意,若發燒或正患有急性中重度疾病者,宜待病情穩定後再接種。
Q5:平常有在服用特定藥物,如:抗病毒藥物、類固醇、抗凝血劑(anticoagulant)、賀爾蒙/避孕藥,或有一些藥物過敏史,能否接種疫苗?
A5:均可,目前均無證據顯示這些藥物和疫苗會有交互作用。藥物或食物過敏史部分,部分的情況都還是可以施打,除非是對前一劑施打的新冠肺炎疫苗或已知的疫苗內容物產生過敏反應,若有任何疑慮或過敏性休克病史,建議與醫師討論諮詢。若最後決定接受疫苗注射,建議注射後確實觀察30分鐘。若曾經對核磁共振顯影劑或以下藥物(Niflec、Depo-Medrol、Depo-Provera、Micera、Neulasta、Herceptin等)產生過敏反應,應告知醫師並考慮施打AZ疫苗,避免mRNA疫苗。
參考資料
1. 台灣疾管署COVID-19疫苗核心教材:https://reurl.cc/pg1ekx
2. 美國疾管署:https://reurl.cc/bX2KOy
3. UpToDate文章:https://reurl.cc/Gmx28W
4. 馬偕紀念醫院公告:https://reurl.cc/KAb13n
5. BNT疫苗保護力資訊:https://reurl.cc/yEr9v2
6. 歐盟執行委員會(混合疫苗施打):https://reurl.cc/4a1VLL
7. 疾管署公告(如出現發燒等症狀之後續處理原則):https://reurl.cc/XWVkQe
8. 疾管署公告(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說明):https://reurl.cc/GmEraG
9. 孕婦施打建議之相關新聞:https://reurl.cc/vqkDOl
10. 台北捐血中心:https://reurl.cc/j8Rn3q
11. 雙和醫院副院長賴鴻政教授聲明:https://reurl.cc/MAXly3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