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堂 中醫處方常用中藥-大棗(八) ◎文╱涂慶業 混淆品(續) 凡補肝腎藥中,以黑棗為佐、使藥為宜,故紅棗與黑棗不宜混用;如漢代張仲景在所著的《傷寒雜病論》112方中,使用大棗的方劑共計有58方,如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甘麥大棗湯等,均是大棗的典型代表方劑,從這些方的功效來看,大棗可確定為紅棗,所以《本草逢源》稱「古方中用大棗都是紅棗」的說法,而黑棗入藥則是在明代之後;《台灣中藥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均收載有大棗,均明確認定大棗為鼠李科植物棗Ziziphus jujuba Mill.的乾燥成熟果實,並未收載黑棗的加工方法,因此大棗是紅棗的正名而不是黑棗,即處方寫大棗、紅棗均應調劑紅棗,寫黑棗才能調劑黑棗。 文獻上另有一種君遷子(Diospyros lotus L.)為柿樹科柿屬(Diospyros L.)落葉喬木的果實。10~11月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或鮮用。別名黑棗、軟棗、牛奶棗等;味甘澀,性涼,功能清熱、止渴,主治煩熱、消渴,與棗薰製而成的黑棗是不同科屬的兩種東西。12、13、14 結論 歷代以來,大棗是中醫臨床治療最常配用的藥物,做君、臣藥可以健脾補中、養血和營,療營衛不和及臟躁;做佐、使藥配伍可以緩和藥性、和中調營;同時又被公認為養生保健之佳品,俗有「日食三棗,終生不顯老」之稱譽,男女老幼皆宜,亦可長期食用。惟中藥市場上除有紅棗、黑棗之分,尚有大棗、小棗及各地不同產區的紅棗,及作為食品而來源於不同科屬、不同炮製方法的棗製品,故臨床採購及調劑使用時應嚴格辨別區分,不可混雜使用。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2.溫穎婉、陳鈺婷、鐘柳芳。中藥材黑棗品質標準研究。藥物研究。2017;5。 13.盧贛鵬 500味常用中藥材的經驗鑒別。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P302-304 14.滕甯甯、王明、吳一飛。君遷子藥學研究概況。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9。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中藥科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