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6

109/12.28 ~ 110/1.3

 

中藥學堂

赤芍與白芍之前世今生(4)

 

◎文╱博士邱勇嘉

 

現今臺灣中藥典亦將赤、白芍分為兩個品項紀載(參見表二)。


從古至今赤芍與白芍常見分法及應用彙整如下:


一、基原:赤芍之基原為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或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之乾燥根;白芍基原為毛茛科Ranunculaceae植物芍藥 Paeonia lactiflora Pall.之去皮乾燥根。

二、生長環境:野生芍藥多集中生長於中國北方海拔500~1500m的山地和草原。土壤為棕色或暗棕色森林土,常見於山坡、溝旁、闊葉雜木林下,林緣和灌木叢。川赤芍集中生長在青藏高原邊緣地帶的山原和峽谷地,土壤多為高原棕壤和暗棕壤。

三、加工方法:赤芍為採收後洗淨乾燥;白芍為採收後丟入沸水滾燙再去皮乾燥。

四、花色:赤芍花紅;白芍花白。

五、性味與歸經:兩藥性味較一致,由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的「苦,平」,到《名醫別錄》的「酸,平、微寒」,到《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千金翼方》《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綱目》《本草備要》的「苦、酸,平、微寒」。現今臺灣中藥典中赤芍為苦,微寒。歸肝、脾經;白芍為苦、酸,微寒,歸肝、脾經。

六、用途分類:赤芍為清熱藥(清熱涼血);白芍為補益藥(補血)。

七、功效:赤瀉白補;赤散白收;赤芍散邪行血,破積泄降;白芍斂陰益營,主補無瀉。


(待續)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臺灣中藥典編修委員會。臺灣中藥典第三版。衛生福利部。2018:98-99,165-166。
2. 嚴玉平,宋曉宇。「白芍」與「赤芍」的分化與應用初探。時珍國醫國藥2008年第19卷第7期:1775-1776。
3. 練杭芸,徐王彥君,梁乾德,馬增春,王宇光,湯響林,譚洪玲,肖成榮,高月。UPLC-QTOF-MS法比較赤芍、白芍煎液化學成分差異。質譜學報。2014年5月第35卷第3期:269-278。
4. 劉萍。芍藥、白芍、赤芍的歷代本草考證淺析。中華中醫藥雜誌(原中國醫藥學報)2018年12月第33卷第12期:5662-5665。
5. 汪文穎,李金勝。赤芍與白芍的藥理作用分析。醫學信息2013年1月第26卷第1期(上半月):131。
6. 項亞西 ,張京紅。赤白芍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差異。海峽藥學2010年第22卷第11期:43-44。
7. 王睿,周麗娟。《傷寒論》中芍藥主要選用白芍之我見。湖北中醫雜誌。2009年11月第31卷第11期:29。
8. 彭浩,姚真,王晶晶,蔡敏,岳小強。《傷寒論》中芍藥考。中華中醫藥雜誌(原中國醫藥學報)2015年2月第30卷第2期:496-498。
9. 祝之友,牟克祥。2傷寒論3湯方藥物古今變異研究(II)芍藥的本草源流及臨床應用。時珍國醫國藥2004年第15卷第3期:185。
10. 丁寶剛,于東林,王斌勝,孫喜靈。《傷寒論》芍藥之思辨。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18年9月第24卷第9期:1292-1294。

(本文作者為前衛福部中醫藥司助理研究員)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