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藥師張基元
專注力失調及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and /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屬於幼童神經發展性異常之疾病,普遍發病於十二歲以前。根據全球統計,約有5~6%兒童及2~3%成人為ADHD患者,病患男女比為2:1(兒童)、1.6:1(成人),若未積極治療,對學齡兒童學校課業表現及社交生活有負面影響,而青少年、成人族群則有較高風險車禍率、精神疾病併發症、失業率和犯罪率。
病因
現代神經學解釋:預設模式系統(default mode network)是身體休息時,大腦神經活動的狀態,此時人體正處在不注意外界的感知中(例如:坐在沙發上發呆放空中,不易查覺到外頭談話聲),但正常狀態下,當專注力集中時,預設模式系統將被關閉。ADHD患者其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與楔前葉(precuneus)神經衝動傳導異常,因而正處休息態的預設模式系統(default mode network)無法正常關閉,導致患者無法精神專注、大腦中抑制性神經調控失衡。根據遺傳研究,ADHD基因遺傳致病機率落在40~90%,再者,鉛中毒、腦膜炎、胎兒酒精綜合症的病史,會提高兒童ADHD罹患率。幼童高危險致病因子也包括:不良親子關係、先天性小腦、孕期抽菸、生產困難等。
臨床症狀與診斷(表一)
典型症狀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動力、衝動。依據DSM-5診斷指標。4-12歲有六種以上症狀細則,且兩種以上場合發生,行為持續至少六個月;青少年、成人則僅需五種以上症狀即確診。
治療方面,非藥物治療面向以認知行為治療,協助提升患者自我行為約控力、完成事務的能力;藥物治療上,Stimulant為ADHD首線用藥,四大常見藥物包括(Methylphenidate、Dexmethylphenidate、Mix Amphetamine salts、Dextroamphetamine),藥物作用機轉透過阻斷突觸前神經元Dopamine和Norepinephrine再回收,使得Dopamine和Norepinephrine細胞外濃度提升,藥物常見副作用有食慾減低、體重降低、胃痛、失眠、頭痛、情緒不穩等。Stimulant治療ADHD成效不足時,可併用Non-Stimulant藥物輔助,α2-adrenergic agonist(如: Clonidine、Guanfacine),可輔助緩解攻擊行為、改善睡眠,常見副作用包括低血壓、便秘、鎮靜。Atomoxetine作用為選擇性抑制Norepinephrine再回收,使用二至四周才能達到治療效能,起始劑量為40 mg QD或20 mg BID,最大劑量100 mg/day。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