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聯會記者陳進男
中藥業者向衛福部陳情抗議,中藥房從97年1萬695家到106年減為8420家,全台減少21.2%,希望政府處理培訓考試發照問題,以避免千百年的中藥文化即將消失。
政府當時以落日條款模式列冊中藥從業人員,依監察院指示「一次解決,法律保障」,目的便是透過時間緩衝逐步將中藥從業人才逐漸轉為中醫師或藥師,如此,才能使國民健康獲得最大保障,政府當時給予適當時間緩衝,在政策也算是合宜的措施。
因此以目前政府的法規,只要能取得中醫師或藥師資格,其實仍能執行中藥房業務,目前許多中藥商及中藥房二代子弟,也都成為中醫師或藥師來繼承家業,透過提升管理人員的素質,反而得以讓中藥文化更加鞏固提升,中藥文化絕不會因目前正確的政策方向而消失。
如同我國早期藥廠有600多家,在政府陸續推動GMP、cGMP、PIC/S GMP等要求之後,現在只有100多家藥廠通過PIC/S GMP認證,藥廠剩下不到3成,政府並於104年1月1日強制規定未通過PIC/S GMP認證藥廠不得販售藥品,那麼這些無法繼續營運製造及販售藥品的藥廠是否得以宣稱政府打壓製藥產業?是否可以主張我國的製藥產業即將消失?事實狀況剛好相反,我國的製藥產業得以提升製藥品質,讓國內藥廠製藥品質得以與國際接軌,政府也以我國邁入國際PIC/S GMP的新紀元為傲,讓民眾用藥更安心放心。
因此,建議政府更應主動向民眾客觀理性地說明,不論是對於要求藥廠推動PIC/S GMP認證或中藥房執業要求,都是基於維護民眾用藥安全的立場,也是正確的施政方向。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