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2

107 / 7. 2 ~ 7. 8

 

中藥學堂

異位性皮膚炎之中醫治療(上)

 

 

◎文╱蘇珉寬、林煜程

 

前言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好發於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慢性搔癢性皮膚病變,通常與IgE上升有關,患者常會有異位性疾病的家族史,常見的異位性疾病有過敏性鼻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等,大於2/3的病人本身或家族有這類的病史。全世界約有5~20%兒童罹患異位性皮膚炎,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異位性皮膚炎是在五歲前發病,兒童患病率的數據上顯示女性患病比率略多於男性(大約是1.3比1)。而根據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的統計,目前台灣有超過2百萬名患者。依患者年齡及病灶分布,常將病程分為三期:1.嬰幼兒期﹝兩個月大到二歲﹞:病發部位除了尿布包裹的範圍外,幾乎全身都會波及,尤其臉部、頸部及四肢的伸側及手腕部分,會出現濕疹樣的變化,最後會形成痂皮。2.兒童期(2歲到12歲):大部分發生在手肘前凹窩、膝後窩及頸部,比較嚴重的甚至可到全身。3.青少年~成人期(12歲到成人):病灶常見於四肢屈曲部位,甚至於手掌及腳掌。


中醫病名多樣


在古代文獻中,《外科大成》有提到四彎風,生於腿彎腳彎,《外科正宗》頭面遍身發為奶癬,流脂成片,睡臥不安,搔癢不絕。因其形態與部位的多樣化,古時候便被分類在多種疾病名稱中。


• 胎歛瘡、奶癬:頭面遍身(嬰兒時期之異位性皮膚炎)
• 四彎風:發於肘部、膝部、膝後窩 (兒童、青年及成年時期之異位性皮膚炎)
• 濕毒瘡:發於腿足
• 浸淫瘡:泛發全身,浸淫遍體、滋水極多者
• 血風瘡、粟瘡:身起紅粟,搔癢出血,以丘疹為主要表現者


病因病機


一般認為該病多由先天稟賦不足,以本虛為病之本,胎兒素體偏熱,後天餵養不當,飲食失調。致病關鍵為脾失健運,脾虛濕從內生。復感風濕熱邪,蘊積肌膚而促使病情惡化加重。久病之後,反覆發作不癒,致使濕熱耗傷陰液,造成營血不足,血虛風燥,肌膚失養。


(待續)


參考資料


1. Stephan Weidinger, Natalija Novak, The lancet,Pathogenesi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f atopic dermatitis (eczema), UpToDate, Published Online: 13 September 2015.
2. 外科大成, 卷二,分治部上(癰疽)脛部。
3. 外科正宗,卷之四,癰疽門。
4. 黃堯洲,治療特應性皮炎經驗,中醫雜誌,2011,52(22):1967-1968。
5. 麻林玖,梁紅梅:加味啟脾丸顆粒治療兒童特應性皮炎療效觀察,中國皮膚性病學雜誌,2006,20(11):698。
6. 李東海,眭道順,劉靖,健脾祛風法治療特應性皮炎療效觀察,吉林中醫藥,2006,26(8):18-19。


(本文作者蘇珉寬為義大醫院中藥局藥師、 林煜程為義大醫院中醫部實習生)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