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1

107 / 4. 16 ~ 4. 22

 

病人用藥教育

您不可忽視的眼內炎(Endophthalmitis)(下)

 

 

◎文╱王筱萍

 

細菌性眼內炎依發生原因分類如下:(續)


四、與青光眼濾過術形成之水泡有關


此水泡(bleb)通常用於藥物治療失效的嚴重青光眼病人,這種手術是在鞏膜上創造出一個濾過性水泡,僅由結膜覆蓋,可容納眼房水,之後自體內吸收,這是正常眼房水流動路徑的一個替代道路。當此水泡受到感染,細菌可能進入眼睛,造成眼內炎。眼內炎可能於手術後發生,但大部份是在術後數月至數年內發生。治療方式與其他眼內炎大致相同。


五、創傷後引起


3%~10% 眼內炎案例,與眼球受創有關。使眼球受創的物質,金屬比玻璃或鈍物,更易引發眼內炎。當眼內有異物存在或清創治療時間超過24小時,眼內炎發生風險亦隨之增加。為了預防眼球開放性創傷後引起的眼內炎,通常會建議預防性靜脈輸注vancomycin加上ceftazidime,經預防性投予抗生素後,眼內炎發生率降至0.9%。另外,黴菌感染也可能會是其中的一個感染源,但通常屬亞急性感染。


六、內源性細菌性眼內炎


臨床上很少見。正常情況下,血眼屏障可抵抗生物的入侵,但感染期間,血管內皮產生變化,若病人同時有菌血症,細菌便可能因此散播至眼部任何組織。菌血症的來源包括,心內膜炎、尿路感染、腹部膿瘍、腦膜炎、留置導管、內視鏡檢查和非法注射藥物等。此類感染,需要玻璃體內及全身性投予抗生素,並且,由於所涉及的病原體大都具致命性,因此,還另需進行玻璃體切除術。


眼內炎的症狀


75%眼內炎案例發生在術後一星期內,患者通常在12至24小時內,有眼睛疼痛和視力下降的抱怨,但也有些病人否認有眼痛,發熱等症狀。


局部抗生素眼藥水


近期研究顯示,第三和第四代fluoroquinolone,如levofloxacin 和moxifloxacin眼藥水可有效穿透眼睛,對G(+)菌株具有廣泛的抑制作用。每二小時投與 moxifloxacin一次,平均濃度可達2.3μg/mL,歐洲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taract and Refractive Surgeons,簡稱 ESCRS)表明預防性於前房投與抗生素,可有助於白內障術後眼內炎發生率降低75%,而一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在玻璃體內注射前1小時先投予局部抗生素可有效降低結膜上的菌群,給予第四代fluoroquinolones顯示在5-15分鐘內可根除一些眼內炎的病原體,因此,局部使用抗生素可考慮用於玻璃體內注射抗生素之後,也可減少細菌透過注射過程進入眼球內。局部抗生素眼藥水用於預防眼內炎的策略,目前是有爭議的,局部使用的抗生素無法在玻璃體內達到足夠的治療濃度,以及抗生素耐藥菌株的出現和藥費成本,使用局部抗生素眼藥水的必要性仍須再評估。


治療措施


眼內炎的治療措施包括眼部玻璃體採檢和細菌培養,當懷疑或確診眼內炎,則儘快於玻璃體內注射抗生素如針對G(+)的vancomycin (1.0 mg/0.1 mL)加上對抗G(-)的β-lactam類抗生素ceftazidime (2.25 mg/0.1 mL),並視改善結果,決定24至48小時內是否需要再給予第二劑甚或第三劑,至於玻璃體切除術則用於嚴重視力損傷者,另外,若是慢性眼內炎或真菌引起的感染,應先移除已植入之人工水晶體,至於是否投與全身性抗生素,應視嚴重程度而定。


治療後的視力改善結果


以白內障手術為例,約有半數白內障術後罹患眼內炎患者,透過即時治療後,視力最終可恢復至20/40,前面的20代表受測者在20英呎處可看到視標,後面的40則代表視力正常者在40英呎處亦可看到相同的視標,20/40相當於視力0.5,而約10% 患者,則會喪失視力(5/200或更差)。


早期診斷出眼內炎和即時治療是恢復病人視力的唯一法門,玻璃體內直接投予抗生素可有達到有效抗菌濃度,提高療效,玻璃體切除術對於眼內炎之治療,似乎也提供了實質性的好處。(全文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