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堂 葛根的品種及劑量在方劑上的 ◎文╱王芬郁 葛根臨床用量分析 根據古代醫家著作,分析葛根最常用劑量上限、下限、最大量、最小量及平均用量如下表4。 以上可以看出,在宋以前葛根使用劑量最大,最高用到8兩。如葛根芩連湯。為何在宋之前葛根用量會如此大呢?在東漢時期《傷寒論》跟《金匱要略》裡面諸多使用葛根方劑都沒有提到加工炮製方法。連《雷公炮製論》也無提出,陶弘景《本草經集注》:五月採根曝乾,又說生者搗取汁飲之,解溫病發熱。因為生葛根含水量大,乾葛根的含水量小。這就可以解釋宋代之前葛根用量為何會如此大。 到了宋代時期,煎煮藥和製藥做成散劑的技術進步了,且臨床使用葛根都是經過乾燥炮製過的,所以葛根使用的劑量才大幅縮窄。一直到了明清時期,葛根用量維持和宋代時期一樣。為何宋代以後會謹慎使用葛根用量,主要是因為明代醫家張鶴騰《傷暑全書》「柴胡劫肝陰、葛根竭胃汁」這句話,影響後代醫家。但是到了近代葛根臨床用量又出現上升趨勢。歸納原因,一來是明代醫家說法缺乏研究依據,二來葛根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具有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液黏度、增加血流量的功效,而且也無大劑量用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只有少數臨床報導指出有使用葛根造成病患過敏。 結論 葛根是藥、食兩用的藥材,具有解熱、降血壓、降血脂、抗氧化、解酒、提高記憶力、抗腫瘤等作用。葛根會發生不良反應,應該是跟病患體質與臨床用藥劑量有很大關係,一般而言,臨床使用葛根若用舒筋解肌者,須重用到60g。如果是對治療中氣甚虛,兼有口渴者其劑量會用到15g。在升發脾胃清氣者,可用到10-15g。出現脾胃虛弱,兼有瀉泄者,用量可到30g,甚至有病患出現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它的劑量可用到30-50 g5。總而言之,葛根用量建議還是依據《台灣中藥典》記載10-15g。使用葛根劑量時,必須依病人病情體質來做劑量上調整2。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史利紅。內蒙古中醫藥。2010;12:53。 2. 台灣中藥典,第二版。行政院衛生署。2013:89-106。 3. 黃再強、張燕飛等。葛根類藥材主流品種品質研究進展。2016;39(2):122-126。 4. 傅延齡、張林等。葛根歷代臨床用量分析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4;55(20):1773-176。 5. 郭敬、周強等。淺談仝小林選用葛根經驗談。上海中醫藥雜誌。 2015;49(6):12-13。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臨床應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