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7

114 / 4. 21~ 4. 27

綜合

藥師好好說 止痛藥和胃藥大解析

 

↑藥師分享「你一定要了解的止痛藥&胃藥知識」。

 



◎文╱台北市記者蘇柏名


根據雙北藥師公會的調查,超過十八歲以上的成人有過半出現過一週一次以上的疼痛,這代表疼痛現象隨時伴隨民眾,但是很多民眾對於藥品的知識不足,不是忍著痛,就是亂吃止痛藥。由台灣你好與臺北市藥師公會協力製作的「藥師好好說」節目就針對民眾亂用止痛藥的議題,邀請藥師胡廷岳,來跟民眾分享「你一定要了解的止痛藥&胃藥知識」。


主持人首先詢問,市面上止痛藥這麼多種,應該怎麼分辨?胡廷岳說明市面上止痛藥可以分成三種:乙醯胺酚、NSAIDs以及嗎啡類藥物,因為民眾很常超量使用,特別分享「四四如意」口訣:最多四小時吃一顆,一天最多四次。主持人也問到,很多所謂加強版的止痛藥,除了劑量較高,還有什麼秘密配方嗎?藥師解釋,許多民眾以為加強版的特別厲害,其實是因為加了「咖啡因」,所以如果民眾服用一般止痛藥,再喝咖啡也有機會達到類似效果。


臺灣洗腎率非常高,胡廷岳特別提醒,民眾如果血壓、血糖藥不按時吃,就會讓腎臟過度提早老化,若此時大量使用消炎止痛藥,可能增加洗腎風險。他分享曾經看過有老人家不知道感冒糖漿一罐必須要分次喝,認為喝一罐劑量過低於是大量攝取,結果腎功能快速下降,造成不可逆的遺憾。


針對胃藥的部分,很多民眾以為吃消炎止痛藥一定要吃胃藥,胡廷岳強調這未必是正確觀念,NSAIDs類藥物雖然會造成胃酸分泌,但許多藥物已經做成腸溶錠,如果隨意改變胃中pH值,反而會讓腸溶錠在胃中先溶解,更傷胃。此外,長期服用胃藥也可能因為改變酸鹼值,造成鈣質吸收率下降,提高長輩骨質疏鬆的風險,以及使腸胃道免疫力下降,讓外來病原體入侵等。胡廷岳提醒長期吃的藥物、保健食品都要理解風險,請教過專業後,才可以放心使用。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