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的全方位照護 保養與保健 ◎文/彰化縣記者黃鈴貴 人一天中血壓是波動的,一般正常差距大約收縮壓20~30mmHg、舒張壓10~15mmHg。高血壓患者一般都容易有血管硬化的問題,如果再加上血壓忽高忽低差距太大(尤其是老年人),會使血管變得更脆弱,更容易引發腦中風、冠心病、腎衰竭等併發症。因此控制血壓已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忽略的一環。而定期量血壓,更是做好血壓管理的首要步驟。以下是筆者提供日常血壓管理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定期量血壓 許多民眾平日未養成監測血壓的習慣,往往依賴就醫看診前在醫療機構的單一血壓測量數值,然而部分病人會出現白袍高血壓,導致臨床上無法確實掌握血壓變化狀況,根據國際最新血壓照護的共識,鼓勵民眾在家量血壓,做好血壓監測,是更重要的。量血壓的方式建議採用「722原則」:連續「7」天量測、每天測量「2」次(早上起床後及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每次量「2」遍計算平均值。 高血壓日常保養 吃得好、吃得健康,維持情緒的穩定,是維持血壓的好幫手。分享一些有助於維持血壓的飲食及生活方式。 (一)得舒飲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簡稱DASH diet,是一種高血壓防治飲食法,由美國國家衛生院國家心肺與血液研究所(NHLBI)於1997年發表的一項飲食方法。得舒飲食的原則,採多食全穀類、補充蛋白質、適當堅果、選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增加蔬果攝取,同時限制高糖食物及飲料、紅肉以及飽和脂肪酸的攝取。 (二)每天運動40分鐘,也可分次運動對降血壓的效果更好。 (三)維持情緒穩定。例如聽輕柔的音樂,或是從事園藝活動、飼養寵物等,被發現血壓波動幅度比較小。 有助血壓穩定的植化素或蔬果 (一) 植化素 1.生物類黃酮:花青素、檸檬黃素、芸香素、芹菜素、白藜蘆醇等。 2. 胡蘿蔔素:葉黃素、茄紅素、辣椒紅素等。 3. 酚酸類:沒食子酸、對香豆酸、豆香雌酚等。 4.有機硫化物:蒜素等。 (二)各色蔬果 1. 紅:紅甜椒、草莓、番茄、西瓜、山楂等。 2. 綠:綠花椰菜、蘆筍、甘薯葉、酪梨、奇異果、棗子等。 3.白:馬鈴薯、洋葱、苦瓜、桃子等。 4.橘黃:柑橘、葡萄柚、南瓜、玉米等。 5.藍紫:葡萄、茄子、黑木耳、紫菜等。 有助調節血壓的保健食品、中藥飲品 (一)保健食品 1. 有加葉黃素、茄紅素的綜合維他命。2.Vit C。3.Vit D。4.鳳梨酵素。5.益生菌。6.Omega-3不飽和脂肪酸。7.紅麴。8.納豆激酶。9.Q10。 (二)中藥飲品 1.杞菊決明子茶 【材料】枸杞5g、菊花5克、 決明子8克、水500ml。 【作法】用熱開水沖泡,浸泡10分鐘即可飲用。 2.杜仲杞菊決明子茶 【材料】決明子20克、菊花8克、杜仲12克、枸杞12克、水1000ml。 【作法】將所有藥材加水煮滾,熄火,悶15分鐘即可飲用。 3.山楂决明子茶 【材料】山楂10g、決明子5克 、水500ml。 【作法】用熱開水沖泡,浸泡10分鐘即可飲用。 4.洛神花茶 【材料】洛神花10克、烏梅6顆、甘草3片、水1000mI。 【作法】水煮滾加烏梅、甘草,味道出來後,再加洛神花煮3分鐘,熄火,悶5分鐘即可飲用。 血壓用藥之使用 若經由生活方式或飲食習慣調整,仍無法有效維持正常血壓,可求助醫師開立適當處方,常見血壓用藥包括: A (ACEI/ARB), B (β-blocker), C (CCBs), D (Thiazide類)。通常單一藥品效果有限時,合併另一類血壓藥的複方已是主流的治療方法,降壓效果更顯著,也可降低個別藥品劑量,減少副作用發生機率。當血壓超過目標收縮壓20/舒張壓10毫米汞柱以上,建議初始治療使用複方藥物 (single pill combination, SPC);若血壓未超過目標收縮壓20/舒張壓10毫米汞柱,可以考慮使用半量複方藥物。高風險患者考慮腎臟交感神經阻斷術介入治療。 血壓的管理,最重要的日常生活的保養,維持規律的作息、正確的飲食習慣、多食富含抗氧化的蔬果、適度的運動、控制體重、戒菸等,若是需要藥品的協助,也要經由醫師確診再開立適當處方,並且依醫囑服用。此外,定期量血壓,了解自我血壓變化,才是血壓管理最重要的工作。 參考資料: 1.吃對植化素 吳映蓉編著 臉譜 2. 食品藥物管理署https://www.fda.gov.tw/TC/site.aspx?sid=1507&r=29282578 3.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食療養生http://lib.nricm.edu.tw/nricm/table1.htm 4. 永信藥品https://www.ysp.com.tw/tw/magazine/1308 5.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20 Nov; 22(11): 1960–1967. Wide pulse pressure: A clinical review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029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