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7

112 / 6. 26 ~ 7. 2

藥訊

血壓的全方位照護 談預防與補助療法

 

 

◎文/彰化縣記者黃鈴貴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主動脈剝離、心肌梗塞、腦中風、心衰竭、心律不整、瓣膜性心臟病)、視力衰退、腎臟衰竭的主要危險因子。低血壓也是腦中風(腦部缺血)的主要危險因子,為維持正常穩定的血壓(注意脈壓差、血壓波動的問題),除正確的用藥,預防與補助療法,就顯得格外重要。


高低血壓的定義


簡單來說,血管裡有血液流動著,自然會對血管管壁產生壓力,這個壓力就稱為血壓。血壓值以兩組數字表示(收縮壓/舒張壓)。


當心臟收縮時,血管承受的壓力,稱之為收縮壓;當心臟舒張時,血管承受的壓力,稱之為舒張壓。


(一)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病學會已在2022年將高血壓標準下修至130/80mmHg,無論是收縮壓或者舒張壓超過上面的數值,即可稱為高血壓。


(二)目前世界衛生組織並沒有針對低血壓制訂標準值。一般來說,正常的收縮壓應介於90~130mmHg之間,舒張壓則需介於60~80mmHg之間,臨床醫學認為成人收縮壓低於90mmHg,或舒張壓低於60mmHg,就可能有低血壓的問題。


如何在家正確量測血壓


人一天中血壓是波動的,除夜間型高血壓,一般呈二峰一谷(二峰:上午約6:00~8:00;下午約4:00~6:00;一谷最低:半夜約2:00~3:00。)正常變動幅度,收縮壓在20~30mmHg、舒張壓在10~15mmHg之間。


(一)測量前:


測量前30分鐘內,請不要抽菸、喝茶、咖啡或酒精等刺激性飲料、運動、吃飯、洗澡。


(二)狀况:


1.在固定時間,請先上廁所排空尿液,於安靜的環境休息5~10分鐘再量測。


2.至於量左手或右手,雙臂都要量,以高的那手為準。


3.一般兩手血壓的差距為5~10mmHg,如果兩手血壓差距超過20mmHg,表示血管可能有問題,建議立即就醫。


(三)多久、何時:


1.18歲以上:每年一次。


2.40歲以上、停經婦女:每週量1次。


3.高血壓患者:採722原則,每週量7次,早晚各量1次(起床後在飯前吃藥前、睡前),每次量2回(間隔1分,取平均值)。


(四)如何量:


1.用手臂式電子血壓計,坐在有靠背椅子、抬頭挺胸、不要翹腳,手臂放在桌上,上裸臂綁壓脈帶(有大小之分,可繞1.5圈最適當),壓脈帶下緣在肘彎上約2指寬處,壓脈帶和心臟等高(壓脈帶中央對準兩側乳頭連線),留一根手指的緊度。


2.若著厚重衣服,請脫掉再量測。


什麼是脈壓差


脈壓差 = 收縮壓-舒張壓,理想的脈壓差是30~40mmHg,20~60mmHg之内是正常的。


(一)如大於60mmHg就是壓差大,會造成左心室壓力增加,其心臟血管更容易受到破壞(如心臟擴大、心衰竭,易導致心肌梗塞和中風)。造成的原因有:


1.長期高血壓或動脈硬化,造成動脈壁彈性降低。


2.長期高血壓引起心肌負荷過重,造成心臟擴大。


3.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4.甲狀腺亢進或嚴重貧血。


5.處在非常緊張的情緒時。


(二)如小於20mmHg就是壓差小。


1.收縮壓偏低、舒張壓正常:器質性病變(需就醫);體質性低血壓者,如無不適,不需太介意,可增強體力,補充營養即可改善。


2.收縮壓正常、舒張壓偏高:多見於中青年人,因工作勞累壓力大,自律神經失調,是典型高血壓患者的早期徵兆。


高、低血壓及各種脈壓差的治療


(一)高血壓


每人脈壓差的情況不一樣,所以開始服用降血壓藥,要經過一段試藥期,依個人體質、症狀找到一個最好的治療方法。


1.收縮壓高/舒張壓高:是高血壓典型症狀,代表心臟負荷大,易中風、冠心病。


2.收縮壓高/舒張壓正常:因人體老化的關係,主動脈彈性降低,常見於於年長者、更年期婦女。


3.收縮壓高/舒張壓低:如血管硬化更嚴重、沒有彈性,舒張壓降得更低,常見於年長者。


4.收縮壓正常/舒張壓高:好發在肥胖或年輕的病患身上,大部分和吃太鹹、少運動或是喝太多酒有關係。


(二)低血壓


除危急性的低血壓(如大量失血或脫水、嚴重感染和過敏、心臟疾病心肌梗塞或心衰竭),需立即處置。


一般而言,如沒有不舒服,通常是不需要治療的。


不正常脈壓差的預防


1.規律的生活作息。


2.健康的飲食習慣。


3.正確適度的運動。


4.維持正常的體重。


5.戒菸、戒酒。


6.除控制血壓,其他危險因子(如高血糖、高血脂等)亦要控制。


參考資料:


1.常春月刊
https://ynews.page.link/J9xt
2.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20 Nov; 22(11): 1960–1967. Wide pulse pressure: A clinical review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029839/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