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台北市記者許哲維
衛生福利部今年初發布關於Aminoglycoside類抗生素的安全資訊風險溝通表,此類抗生素(包含amikacin、gentamycin和tobramycin等成分)具有廣效的殺菌效力,可用於革蘭氏陽性、陰性和立克次氏體等感染症,本類抗生素雖具有廣大的殺菌光譜,但其狹窄的治療濃度,使其於臨床治療上,建議需監測藥物血中濃度來增加療效和避免副作用,例如腎臟、前庭神經和耳毒性等,其中耳毒性包括聽力減弱或是永久的聽力損失。
透過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病人的粒線體若具有「m.1555A> G」部位突變,使用本類抗生素會增加耳毒性的機率,故衛福部提供幾點供臨床醫療人員參考。 第一:須反覆或長期使用的病人,可考慮是否進行粒線體基因檢驗,請勿為了執行基因檢驗而延誤臨床治療。
第二:當本類抗生素使用於疑似粒線體突變的病人時,應考量其必要性或替代療法。
第三:於治療期間應監測病人肝臟、腎臟、聽力功能和血中濃度等理學和生化數據。
8月22日發布仿單修正事宜,禁忌症除原有的「對本產品過敏外」,新增「鼓膜穿孔之病人」,並建議於治療前、使用期間和治療後的一小段時間內,需監測病人的前庭、耳蝸和腎臟功能。
若用於耳部感染,需於使用前先確認病人是否有鼓膜穿孔之情形,耳部劑型用於開放性傷口或破損性皮膚可能會造成不可逆的部分或完全性的聽力受損,建議療程請勿使用超過十日。
若讀者有興趣更進一步了解,可參閱臨床藥物基因組學研究組織(Clinical Pharmacogenetics Implementation Consortium, CPIC)的治療指引,其中不僅提到「m.1555A> G」,也提及還有另外兩個與耳毒性正相關的基因「m.1095T>C和 m.1494C>T」,文末也有提及該組織對於這類病人於不同臨床情境下的建議,可供醫療人員的參考,全文發表於CLINICAL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22 Feb;111(2):366-372,供有興趣的讀者參考。
回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