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藥學大觀園 《御藥之道》 痛風病人長期使用Febuxostat的心血管安全性(上) ◎文╱楊子涵 痛風屬於一種代謝性疾病,起因於嘌呤代謝異常而血清尿酸鹽 (urate) 的濃度升高,進而造成尿酸單鈉晶體沉積,形成痛風石結節 (tophus),有些會導致關節變形,嚴重時關節喪失活動能力。痛風石結節可能在耳朵、皮下、關節、軟骨等處發生,也可能沉積在腎臟影響腎臟的功能。痛風與諸多疾病的發生具有明顯相關性,包含心血管疾病、慢性腎臟病及尿路結石、代謝症候群、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乾癬等,且可能增加其死亡率。除了用抗發炎藥物如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NSAID)、秋水仙素 (colchicine) 或類固醇 (corticosteroid) 治療急性痛風發作外,痛風病人還需要長期使用降尿酸藥品,將血清尿酸鹽持續降低至其結晶閾值以下,溶解晶體沉積物並防止進一步的晶體沉積,以減少痛風復發和漸進性的關節損害。最廣泛使用的降尿酸藥品為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s) 中的allopurinol和febuxostat。一些初期臨床試驗發現使用febuxostat和allopurinol或安慰劑相比,發生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更高。據此,美國FDA要求藥廠進行額外febuxostat之安全性臨床試驗 (CARES trial),2018年研究發現febuxostat的全死因死亡風險(all cause mortality)及心血管相關死亡風險(CV death)皆顯著高於allopurinol。隨後美國FDA於2019年發佈febuxostat安全性警訊,要求藥廠將上述風險新增於仿單最高風險警示 (Boxed Warning),並限縮其使用於經allopurinol治療無效或使用allopurinol後發生嚴重副作用之族群。 2011年歐洲藥品管理局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也曾授權一項比較febuxostat與allopurinol心血管安全性的研究 (FAST trial)。Mackenzie等人在英國、丹麥和瑞典進行一項大型前瞻性、隨機、開放式 (open-label) 的不劣性試驗 (non-inferiority trials)。符合條件的病人為60歲以上、已接受allopurinol治療,並有至少一種其他心血管危險因子。 (待續) 引用文獻: Mackenzie IS, Ford I, Nuki G, et al. Long-term cardiovascular safety of febuxostat compared with allopurinol in patients with gout (FAST): a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randomised, open-label, non-inferiority trial. Lancet 2020;396:1745-57. (本文作者為臺北榮民總醫院藥學部臨床藥師 / 陽明大學藥理所臨床藥學組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