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3

110 / 5. 17 ~ 5. 23

 

中藥學堂

(南、北)劉寄奴之異同(1)

 

◎文╱呂奇峯

 

前言


在常見的中藥中,有些因自身性狀得名,有些因主治功能得名,還有若干得名於民間傳說或歷史人物,劉寄奴便是一味得名於帝王的藥草。宋武帝劉裕字德輿,小字寄奴,這位帝王出身草莽戰功彪炳,辛棄疾詩中稱「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南史》將宋武帝劉裕「伐薪射蛇」獲取奇藥的故事合併在一起,使得故事中的蛇草具備神奇的癒傷效果。從南朝至唐初的百年間,多種產於江南的藥草被附會為故事中的蛇草,因而擁有「劉寄奴」這個名字。劉寄奴始載於《名醫別錄》,其形態特徵首見於《新修本草》: 「莖似艾蒿,長三四尺,葉似蘭草(今佩蘭)而尖長,子似稗而細,一莖直上有穗,葉互生」,這是劉寄奴正品來源於奇蒿最早的記載。然而由於時代的變遷,本草中對劉寄奴的記載出現了偏差,這也使得劉寄奴成了混淆品較多的中藥品種之一。1、2


中藥規範


不同地區對劉寄奴的規範各有差異,依《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記載,北劉寄奴(Chinese Siphonostegia Herb)為玄參科植物陰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 之乾燥全草;劉寄奴(Diverse Wormwood Herb)為菊科植物白苞蒿Artemisia lactiflora Wall. ex DC.之乾燥地上部分,習稱「南劉寄奴」。依《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規範,僅收載北劉寄奴(Siphonostegiae Herba)為玄參科植物陰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乾燥全草。而依據中國各省中藥飲片炮製規範,劉寄奴來源為菊科植物奇蒿(Arfemisia anomala S. Moore.)或玄參科植物陰行草(Siphonostegia chinensis Benth.)的乾燥全草,前者稱為(南)劉寄奴,後者稱為北劉寄奴。其中,習慣使用北劉寄奴的地區有11個,習慣使用(南)劉寄奴的地區有7個。(見表一)

(待續)


參考資料


1. 卞夢薇。藥物類民間傳說「劉寄奴伐薪射蛇」的形成。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6);20-2。
2. 程月召 相聰坤 鄭玉光。從標準變遷談劉寄奴的南北用藥差異。河南中醫;2020;40(9);p1319-1323。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中藥科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