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堂 動物類中藥—蜈蚣(1) ◎文╱楊宗穎 前言 蜈蚣,古稱「蒺藜」、「螂蛆」,先秦著作《爾雅》中就有記載,為古老的節肢動物。作為藥用,蜈蚣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息風鎮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之功效,臨床上用於治療肝風內動、痙攣抽搐、中風喎歪、半身不遂等證。《臺灣中藥典》第三版未收錄蜈蚣,而《中國藥典》2015年版也僅對少棘巨蜈蚣加以描述。蜈蚣為有毒藥材,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上開始出現大量廉價的其他品種蜈蚣,其混亂的品種若不詳加鑑別可能擾亂國內中藥材市場,因而其藥材質量與品質是我們必須關注的。 典籍記載 1. 別稱 處方用名為蜈蚣,古時亦有中國紅頭蜈蚣、吳公《廣雅》、蝍蛆《廣雅》、天龍《綱目》、百足蟲等諸多別名。《玉篇‧廣韻》載:「蝍蛆能食蛇,亦名蜈蚣。」羅願《爾雅翼》云:「蜈蚣生深山枯木中者,遇天將雨,群就最高處,作拏空欲奮之狀。」《本草綱目》曰:「蜈蚣,西南處處有之,春出冬蟄,節節有足,雙鬚岐尾。」《本草衍義》稱:「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下黃。」 2. 功效主治 息風止痙藥。性味辛、溫,有毒。歸肝經。息風止痙,抗驚厥,治小兒急驚風、小兒慢驚風,配伍全蠍用於破傷風。攻毒散結,以毒攻毒,治瘡癰腫毒、毒蛇咬傷。通絡止痙,治風濕痺痛、頑固性頭風痛、風中經絡造成的口眼喎斜、半身不遂。1 基原 蜈蚣係節肢動物門多足類(Myriapoda)唇足綱(Chilopoda)蜈蚣科(Scolopendridae)動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乾燥體。春、夏二季捕捉,用竹片插入頭尾,繃直,乾燥。以身乾、蟲體條長完整、頭紅身綠者為佳。 主產江蘇、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河南、陜西等地。於4~6月間捕捉容易,是時蜈蚣腹中無卵,捕捉較宜。清明節以前採者質佳,一般以冬至至立春時捕捉者,條條背黑,腹黃,肚癟、乾後富韌性,不易斷最佳。在立春後所捉之蜈蚣,因已開始進食,腹腔充滿泥土,肉質薄,乾後腹黑,易斷,品質較差。捕捉加工時一般先用沸水將蜈蚣燙死,並除去非藥用部分,用兩端削尖的竹片,插入頭尾兩部,然後繃直曬乾或烘乾。1 (待續) 參考資料 1. 中國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1:357。 2. 孫元光、李金玲、李中杰。蜈蚣炮制的歷史沿革研究。中藥材1996年2月;19(2):82-83。 3. 季存蕊、孫佳明、張輝。蜈蚣加工炮製的研究進展。杏林中醫藥2015年4月;35(4):390-92。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中藥科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