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第一藥師公會 舉辦中西醫結合課程 ◎文╱藥師侯志旺、郭姮均 繼去年初階中西醫藥結合課程後,此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藥組主任吳宗修,再次應高雄第一藥師公會邀請,南下為藥師加開中階課程。 依據上回授課內容所打下的基礎,這次主要探討傳統醫學體系,有關外感病證兩大支柱,即「傷寒與溫病」的理念闡釋,並且教導運用漢方醫學概念,加強對現代各類系統疾病常用之臨床方劑了解,作為此次三堂課程的核心。 吳宗修以「證」為出發點,鑑別傳統醫學對於「證候」的分類,及現代醫學在「病徵」方面的描述加以發揮。他舉瞎子摸象為例,解釋中、西兩大醫療體系,或許分別從摸索象鼻和象腳的過程,各自彙整出一套有關「疾病」這頭大象的若干要素與解決之道,儘管他們見解精闢,觀念鉅細靡遺,然而中、西醫學所認知的「大象」皆非真正的、全面性的,因為他們完善的是局部而非整體,所以中醫和西醫在治療上各有擅長,也各有其不足。 此次課程的特色在於講師以樹狀及各類圖表,承襲初階授課內容加以延伸。雖說中醫辨證論治的核心乃是藉四診八綱的應用,然八綱並非各自獨立,而是據陰陽為總綱,在其決斷之下,續辨表裏(病位關係)、寒熱(病性關係)、虛實(病勢關係),結合現代醫學觀點,所謂的病位、病勢(病程)亦即空間與時間的概念。 了解八綱含意後,正式進入第二主題-傷寒學說的六經辨證與溫病學說的四要辨證。不管是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所指導的傷寒六經,或衛、氣、營、血所定規的溫病四要,這兩派論述所涵蓋的各類證型及諸多方劑可真不是一顆腦袋容易理清的。講師利用圖表和八綱,把不容易理清之處,闡釋地條條分明,對於有心研習傳統醫學的莘莘學子而言,這絕對是千金難買的收穫。 最後,將講師傳授的法門,應用於時下臨床常見方劑的領悟。包括肝膽、中樞、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系統,透過人體圖解、虛實劃分等技巧,只覺得原本繁雜的內容逐漸理清,回顧整體課程安排,就像吃一塊大千層派。儘管知道精華在最裡面,也不能貪心一口咬下,必須依講師指導,慢慢咀嚼,當內餡浮出的那一刻,也是享受美味及學習成果的一刻。 有鑑於近期發生,患者因服禁用中藥,導致體內鉛中毒的不良事件,提點學員有關禁用中藥材的相關知識、法規、公告、目前政府宣導和配套措施等,重申中藥不良反應之定義、發生原因,如何使用中藥不良反應通報系統。雖然這些都是易懂的內容,卻也最容易為藥師所忽略,經由講師的經驗傳承,也讓學員在中藥臨床工作上,能多一份謹慎及細心,不管是對於藥師,還是對於信任藥師的廣大患者,也多一分保障。 「醫林總總亂如絲,問道何分早與遲。訪理窺珍覓絕處,循跡摸象究窮時。六經點點傷寒墨,四要篇篇溫病辭。漫漫醫途開兩路,無為洋漢擾心知」。 儘管中、西醫學,從各自觀察到的角度,透過各自闡發的理論,試圖解析疾病完整體而兩者皆未得。平心靜思,收起爭鋒比較的態度,如講師所言,傳統醫學的八綱,可以分析病原微生物、西藥藥劑等西醫學概念,相信西醫生理、病理、藥理知識,也同樣能對中醫辨證論治,起到一定的相輔相成效果。好比兩位大師攜手雕琢一件藝術,到底能夠齊心綻放兩家精華,亦或終究變成一個四不像,則有賴日後研習中、西醫藥學者秉持的是怎樣的初衷與對待。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中藥局藥師) ↑高雄市第一藥師公會於8月23日舉辦中藥持續教育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