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1

109 / 2. 17 ~ 2. 23

 

中藥學堂

中藥之國老—甘草(5)

 

 

◎文╱涂慶業

 

炮製方法、原理與應用(續)


C.炮製應用


統計歷代各時期本草1075首方劑中甘草應用於臨床的炮製規律 (%)如下:

可見從漢代到現代,生甘草在各個朝代的使用頻率呈上升的趨勢,炙甘草使用頻率呈下降的趨勢。一般認為甘草蜜炙後藥性改變主要與加熱及蜂蜜具有補中益氣緩急等作用有關,可達到協同作用。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甘草味甘,甘者性緩可使脾胃運化遲緩,導致中焦脹滿,有「甘能令人滿」之說,而蜂蜜也味甘,蜜炙後必然加重甘草的令人中滿之弊,因此認為甘草炮製不應加蜜,故這可能是《傷寒雜病論》中使用的炙甘草應為炒製而非蜜炙及臨床上炙甘草的使用頻率較生甘草為低的原因。9、10、11、12


臨床運用


統計1075首各時期與甘草配伍前5位中藥的頻率(%):

 

1. 用於清熱之甘草


a. 配滑石,清暑利濕,方如六一散。
b. 配桔梗,清肺利咽,方如桔梗湯。
c. 配芩、連,清熱解毒,方如葛根芩連湯。


(待續)


參考文獻


9. 王利彥、陳湘宏、車勝榮,雪蓮的抗缺氧研究,高原醫學雜誌,2003,13(3):30-31頁。
10. 第六屆全國藥用植物和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植物學會藥用植物和植物藥專業委員會,中國吉林長春,第六屆全國藥用植物和植物藥學術研討會R282,2006年7月。
11.周倩,孫立立。蜜炙對甘草化學成分影響研究。中國藥學雜誌。2013;5;48-10。
12.周倩,戴衍朋,王亮。HPL C法測定生甘草、炙甘草中6種成分。中成藥。2016;2;38-2。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 中藥科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