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及疫苗接種防疫 ◎文╱黃永成 日本腦炎(Japanese encephalitis)為第三類法定傳染病,藉由病媒蚊傳播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人畜共通感染症。對於欲前往流行日本腦炎的國家或高風險地區時,應事前瞭解當地的安全衛生及流行病傳染情況等資訊,必要時,可到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是否需接種疫苗,以確保安全。 日本腦炎的致病原是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屬於黃病毒科(Flaviviridae)的病毒。流行地區包括:北起西伯利亞、日本延伸至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澳大利亞之間的西太平洋諸島嶼,及由韓國至中國、尼泊爾、中南半島、印度、斯里蘭卡之間的東亞地區。台灣日本腦炎流行季節集中在每年5至10月,病例高峰出現於6–7月,傳染方式主要經由具有感染力的病媒蚊傳播,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的傳播媒介,流行期的傳染窩以豬、鳥類為主,人類不會互相直接傳染。 感染日本腦炎多數無明顯症狀,約有小於1%的感染者會出現臨床症狀,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急性腦炎,一開始可能會出現非特異性症狀,如發燒、腹瀉、頭痛或嘔吐等,嚴重者則會出現劇烈頭痛、高燒、痙攣、抽搐或昏迷,進而導致神經、精神性後遺症或死亡。 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是預防日本腦炎感染最有效的方法,除依規定時程接種活性減毒嵌合型日本腦炎疫苗(106年5月22日起改採用),幼兒常規接種時程:應接種2劑,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1劑,間隔12個月接種第2劑。而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接種活性減毒嵌合型日本腦炎疫苗者,地方政府衛生局(所)有提供不活化日本腦炎疫苗,可請醫療院所協助申請,依其接種時程完成。成人若居住地或工作場所接近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地區,建議在流行期前(每年3-4月)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疫苗,若到流行地區旅遊,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並依醫師的評估建議自費接種疫苗。 目前國內使用的活性減毒嵌合型日本腦炎疫苗(Imojev®),係以黃熱病疫苗使用的17D病毒株為載體,將SA14-14-2日腦病毒株的prM及E蛋白以基因重組技術置換入此載體所製成,可用於預防日本腦炎病毒所引起的日本腦炎,接種者的年齡應等於或大於12個月。可與其他不活化疫苗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或間隔任何時間接種;與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水痘疫苗等活性減毒疫苗可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接種,若未同時接種則應至少間隔28天,以避免干擾免疫反應。 前往國際旅遊時,應對當地的流行病傳染情況有所瞭解,個人如有特殊的病史、過敏史、家族特殊病史及身體狀況,也需告知旅醫門診醫師或可與藥師討論,提供正確的醫療用藥相關資訊,協助作好自我保護措施,避免蚊蟲叮咬,以降低感染風險。 參考資料: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本文作者為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藥劑部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