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1

108 / 1. 28 ~ 2. 3

 

中藥學堂

多成分多功效的當歸(1)

 

 

◎ 文╱涂慶業

 

中醫理論在氣與血的關係中提到:「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一切血證都與這三臟有關,而當歸主心、肝、脾三經,是治療血分病證的常用藥,為血病之要藥,在臨床治療上常用當歸配合補氣藥以增強行血散瘀及攝血補血的作用。清代吳儀洛的《本草從新》稱當歸能使「血滯得通,血虛能補,血枯能潤,血亂能撫」,同時期的張山雷也說:「當歸為血家氣藥,以辛升運行為用,以溫和燠煦為功,氣血虛寒者得之,則血隨氣行而歸其所歸,此當歸命名之取義也」;《本草正》則稱當歸「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聖藥也」;因此,出自《局方》的四物湯,主治沖任虛損,婦女月經不調諸證,以當歸與熟地、白芍、川芎配伍,是一首「血虛能補,血瘀能行,血溢能止」的調血劑,後世在此方基礎上化裁而成許多常用方劑,如聖愈湯、桃紅四物湯等,因而有「十方九歸」之說法,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當歸確實具有多種功效。1


最早對當歸主要功用的敘述為《神農本草經》記載:「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此外,《日華子本草》記載:「治一切風,一切血,補一切勞,破惡血,養新血」;《湯液本草》記載:「當歸…頭能破血,身能養血,尾能行血,用者不分,不如不使。」《藥性賦》記載:「當歸,頭止血而上行;身養血而中守;梢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歷代中醫藥籍皆指出當歸具有補血與活血的雙重作用,而有「血中聖藥」之稱,且頭、身、尾不同藥用部位有不同的功用,如百合固金湯以當歸身配伍白芍,養血和血,以滋養肺腎之陰血;當歸拈痛湯以當歸身配伍人參,有益氣養血之效;補陽還五湯取當歸尾與川芍、桃仁、紅花同用,以活血祛瘀;仙方活命飲用當歸尾配伍赤芍、乳香、沒藥,以活血通絡,消腫止痛。4、5


當歸是傘形科植物當歸(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乾燥根。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鎮痛,潤腸通便等功效;生長於海拔1800~2500m高寒陰濕地區,中國甘肅、雲南是其主要的產區,不同生長期當歸成分的含量不同,在第2年10~11月份時採收,其生物產量最大;據研究指出甘肅省岷縣所產的當歸在醇溶出物的含量測定及揮發油的測定等都優於其他產地,故以產自甘肅岷縣的當歸品質最好,藥理活性最佳。2、3、4


(待續)


參考資料


1.傅梓芸、孫龍川。試析當歸的雙向調節作乍用。江西中醫藥。1997;28-6。
2.衛生福利部臺灣中藥典編修委員會。台灣中藥典第三版(草案)。衛生福利部。2018 。
3.中國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1;p133~134。
4.王寶君、楊櫻。不同產地當歸的鑒別及現代藥理的研究。中國醫藥科學。2014;11;4-22。


(本文作者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中藥科藥師)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