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用藥教育 淺談異位性皮膚炎之治療(上) ◎文╱李建澄 前言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是一種慢性瘙癢發炎性皮膚疾病,主要發生在兒童,全球約有5~20% 的小孩受到影響,好發在5歲以下,其中女男好發比例約為1.3:1。成人也會發生,盛行率較難以估算,但無論是台灣或其他國家,成人的發生率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近年醫學研究認為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除了免疫功能失調、環境誘發(例如含碳酸鈣的硬水)因素外,產生絲聚蛋白(filaggrin)的FLG基因突變,導致皮膚屏障保濕功能不正常而造成乾燥、發炎等症狀,是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的重要因素。此外,家族性遺傳過敏史(濕疹、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也是主要的危險因子。約有70% 的病人有家族性遺傳過敏史,統計上,父母其中一人有遺傳性過敏疾病,小孩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機率會增加2~3倍,父母雙方都有遺傳性過敏疾病,小孩罹病率會增加3~5倍。 約45%的病人是在出生後的前6個月內發病,60%在1歲前,85%在5歲前發病,約有一半的病人在2歲時會出現特異性免疫球蛋白IgE抗體,60%的病人在12歲以後症狀緩解。青春期以後開始發病的病人絕大多數是女性,其中約30%不具特異性免疫球蛋白IgE抗體。 臨床症狀 皮膚乾燥及嚴重瘙癢感為主要特徵,但不同年齡發病部位及病症也有所差異。急性發作的特徵是瘙癢感、滲出液和結痂的水泡,亞急性和慢性期的特徵是皮膚乾燥及鱗狀丘疹,皮膚會隨著慢性苔癬化而增厚及龜裂。 2歲以下嬰幼兒早期特徵為臉頰出現水腫性丘疹,可能會發展為大片紅斑伴隨滲出液和結痂,好發部位有臉、頭皮、頸部及四肢伸側。2歲以上小孩及成人特徵為在彎曲部位出現苔蘚化,好發部位有頸部、手腕、腳踝及四肢屈側。60歲以後才開始的特徵為乾燥症,大多數患者沒有兒童和成人典型的苔蘚化病變。 治療 此疾病無法單靠藥物治癒,治療目標主要是改善症狀、避免惡化並選擇適合藥物。 治療方式或藥物有:潤膚劑、外用類固醇藥品、濕敷療法、外用免疫抑制劑(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藥品、外用crisaborole製劑、光照療法、dupilumab製劑、口服免疫抑制劑藥品、全身性類固醇藥品。 儘管部分治療方式因嚴重副作用或缺乏證據等不建議用於嬰幼兒或小孩,但臨床上當其他治療方式無效時,醫師評估狀況後仍可能以非核准適應症(off-label use)方式給予。 各類治療方式及藥物介紹如下: 一、保濕劑(潤膚劑) 每日適當使用保濕劑(如凡士林)可以減少皮膚水分流失,進而避免乾燥、瘙癢、紅斑及苔癬化。洗劑(lotion)雖含有較高水分,但不適合用於異位性皮膚炎的乾燥症狀,建議選用軟膏(ointment)或乳膏(cream),並選用無添加染料或香料等可能會造成過敏成分者為佳。 二、外用類固醇藥品(適用於嬰幼兒、小孩及成人-首選用藥) 輕度症狀建議選用強度較弱的第5~6級外用類固醇藥品作為首選用藥,治療方式為每天1~2次,使用2~4週。當急性發作時可選用強度較強的第3~4級外用類固醇藥品,治療最多2週,然後降回第5~6級藥物治療。 因為臉部及身體皺褶部位皮膚較薄,若使用第1~3級局部類固醇可能造成皮膚萎縮,建議僅作為急性發作時短期(5~7天)使用,然後降回強度較弱的製劑。長期或大面積使用外用類固醇藥品可能會導致腎上腺機能不足(adrenal insufficiency),特別是第1~3級外用類固醇藥品,其他副作用包含皮膚變薄、微血管擴張、毛囊炎等。 (待續) (本文作者為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