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堂 檳榔之應用 ◎文╱蔡佳真 檳榔(Areca Semen),別名大腹子《嶺表錄異》、白檳榔《藥性論》、大腹檳榔《本草圖經》、檳榔子《本草綱目》與榔玉《中藥誌》等,為棕櫚科(Palmae)常綠喬木植物檳榔(Areca cathecu L.)的乾燥成熟種子,主要栽種於臺灣、福建、雲南與兩廣等地。冬、春二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將種子取出曬乾、浸透切片而成。切面可見棕色種皮向內褶入,與乳白色的胚乳交錯,形成大理石樣花?。1,2 檳榔味辛、苦,溫。歸胃、大腸經。早在漢末《名醫別錄》對檳榔就有「生南海,氣味苦辛溫澀、無毒,消谷逐水,除痰辟,殺三蟲,伏屍,寸白。」之記載,之後歷代醫家亦多應用於治療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瘧疾,水氣,腳氣等病症。2 《本草綱目》:「治瀉痢后重,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痰氣喘急。療諸瘧,御瘴癘。」,指出檳榔具消積、行氣功效,對食積氣滯,腹脹便秘,或瀉痢證等有所助益。而《腳氣論》:「治腳氣壅毒,水氣浮腫。」,認為檳榔具有下氣行水功效,可應用於水腫,腳氣腫痛等治療2。此外,檳榔對於因腸內蟲積導致之腹痛,單用及入方劑均有顯著療效,如《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化蟲丸,與《小兒藥證直訣》安蟲散等為常用方。其他藥物配伍應用之方劑分述如下表:4,6 生檳榔力峻猛易耗正氣,經加熱炒製成炒檳榔和焦檳榔,可緩和其藥性,減少噁心、腹瀉與腹痛等不良反應。而炒檳榔及焦檳榔長於消食導滯,炒炭則增強止血痢功能。3,5 而在近代藥理研究發現,檳榔具有驅蟲、鎮痛、消炎、抗氧化等作用。主要含檳榔鹼(arecoline)、檳榔次鹼(arecaine,arecaidine)、去甲基檳榔鹼(guvacoline)、去甲基檳榔次鹼(guvacine)與異去甲檳榔次鹼(isoguvacine)等生物鹼成分。其中,檳榔鹼為驅蟲的主要活性成分。7近年來對檳榔中檳榔鹼研究較多,加大對檳榔化學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雖檳榔入藥已有數千年歷史,但其臨床應用與安全之相關性仍有待深入及廣泛的研究。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顏正華。中藥學。臺北:知音出版社,2003:449-451。 2. 高本釗。新編中藥大辭典(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1:5201-5206。 3. 張賢哲、蔡貴花。中藥炮製學。台中:中國醫藥學院出版組,1995:451-452。 4. 王綿之、許濟群。方劑學。臺北:知音出版社,2006。 5. 艾莉、梨江華等。炒焦「火候」指標優選評價焦檳榔炮製工藝。中藥與臨床,2012;3(2):36-38。 6. 惠秋沙、孫立立。炮製對檳榔化學成分的影響。中成藥,2007;29(9): 1331-1335。 7. 蔣志、陳其城等。檳榔及其活性物治的研究進。中國中藥雜誌,2013;38(11):1684-1687。 (本文作者為嘉義長庚醫院中藥組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