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堂 肉桂別名探討(下) ◎文╱呂學曜 二、相關別名(續) (四)柳桂與桂枝 「柳桂」一名出現在北宋時期。當時藥材名「柳桂」指的是肉桂的嫩枝,也就是我們今日所稱的「桂枝」;而當時的藥材名「桂枝」指的是肉桂的枝皮。現今我們所用的肉桂(樹幹皮)在當時並沒有入藥。直到南宋時期才開始重視肉桂的樹皮部分,並與嫩枝分屬為不同功用的藥材。 (五)桂心與桂皮 桂心為肉桂除去外層木栓部粗皮者。光滑,紅棕色,又稱為桂辛。多為加工過程中裁下的邊條或無法捲曲成圓筒狀的小塊,經去皮處理而成。故型態較為零星破碎。 依據《臺灣中藥典》所載,肉桂為樟科植物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乾燥樹皮,習稱「桂皮」。但現今坊間所稱「桂皮」則為若干種樟科不同屬的樹皮統稱,多用於烹飪或調味品。常見者有天竺桂(Cinnamomum pedunculatum)、細葉香桂(Cinnamomum subavenium)、陰香(Cinnamomum burmannii)等。但除肉桂正品外,以上基原皆不可視為藥用肉桂。 三、結論 綜合以上所述,除了「柳桂」其實非肉桂而是桂枝外,以上所提到的諸多別名有些是以外觀作分類,有些是古時候的舊稱,有些則是同一名稱卻在古代與現代分別指不同物者。首先就基原方面來探討,《本草綱目》所言:「牡桂,葉長如枇杷葉,堅硬有毛及鋸齒,其花白色,其皮多脂。菌桂,葉如柿葉,而尖狹光淨,有三縱紋而無鋸齒,其花有黃有白,其皮薄而卷。」就植物型態的外觀特徵看來,當時所稱「牡桂」應為大葉清化桂,「菌桂」才是我們現今所用的肉桂。但當時以牡桂為主流,當時所稱「官桂」、「板桂」皆為此類。 現今仍常見使用的相關名稱除了「清化桂」之基原不同於台灣中藥典所收載的Cinnamomum cassia Presl之外,「肉桂」可分為下列三者:官桂、企邊桂、板桂。市面上流通的俗名筒桂、桂通均屬官桂,其外觀捲曲如圓筒。企邊桂與板桂者雖亦兩邊捲曲,但中央較為平坦。一來是因為後兩者加工方式中有壓平步驟,二來是前者取自生長僅五六年的肉桂,相對於後兩者年份較短,較小的圓周環剝下來後不易攤平加工。 (全文完) 參考資料 1. Alexander O. Gill and Richard A. Holley. Mechanisms of bactericidal action of cinnamaldehyde against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of eugenol against L. monocytogenes and Lactobacillus sakei.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December 2016; 82-24. 2. Jingqun Huang, Siwang Wang, Xiaoxing Luo, et al. Cinnamaldehyde reduction of platelet aggregation and thrombosis in rodents. Thrombosis research: 2007; 119, 337-342. 3. Wei-Huan Lee1, Shih-Chang Lee. A Textural Research of Guan-Guei. J Chin Med Special Edition (1): 2013; 55-67. 4. 方琴。肉桂的研究進展。中藥新藥及臨床藥理,2007年5月第18卷第3期。 5. 〔明〕李時珍。《新訂本草綱目》。世一文化,2014。 (本文作者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中藥組藥師)